新三場流動性不足一直為大家所熱議,股轉公司為這也是操碎了心。今天,改善新三板流動性又被股轉公司提上了要程。
11月19日上午,在新三板發展論壇暨新三板藍籌百強榜·創新百強榜發布會上,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副總經理高振營指出,深化新三板改革要圍繞1個中心,做到5個堅持:1個中心即圍繞改善市場流動性為中心;5個堅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堅持服務創新創業企業的宗旨不變、堅持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堅持適度監管的原則、堅持獨立的市場地位。
1個中心:
一個中心就是要以改善市場流動性為中心,改善市場流動性不是鼓勵投機。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嚴格的區分開來。
為什么要以改善市場流動性為中心:
市場缺乏流動性,交易難以順利的完成,投融資對接也難以順暢,市場存在的必要性必將大大折扣。
從某種意義來講,流動性也是市場的生命力之所在,所以沒有流動性,就沒有市場。大家特別要注意一點,國務院決定里面寫,我們這是一個不以交易為目的的市場,但是不以交易為目的,不代表不需要流動性,這個我覺得需要大家特別正確認識的一個問題。
怎樣改善市場流動性:
改善市場的流動性,不是流動性本身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在完善市場流動性的時候,首先我們就要明確市場的定位,進一步明確市場的定位,現在是不是一個場外市場?我認為它不是一個場外市場,國務院決定里面說的很清楚,它就是一個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場所,是一個公開轉讓市場,從一開始就是集中交易,從這一點來說,也反映出市場各個主體對到底是什么樣的市場定位,會影響整個政策的制定,要全社會凝聚共識,同監管層到市場主體對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除了這一點以外,要改善流動性,就要完善市場的交易機制,特別是要把不適應于公開市場公開制度的交易要徹底改善,協議轉讓不是公開市場典型交易制度,只能是一個補充,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明確要做的一件事。
要改善流動性還需要完善發行制度,特別是配套的涉及到股權分散度的問題,配套改革信息披露制度,在具體路徑選擇上,要以深化分層制度為抓手,為實現制度的突破來創造條件。
5個堅持:
第一個就是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第二個堅持服務創新創業企業的宗旨不變,第三個堅持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第四個堅持適度監管的原則,第五個堅持獨立的市場地位。
堅持市場化的原則:
第一個要建立市場化的機制,要基于利益關系來形成流行市場自紅機制,營造良好市場生態,在這個市場生態里面,各個主體通過利益制衡發揮作用,讓市場在里面起決定性作用,掛牌公司愿意規范經營,真正發揮投融資渠道的作用,能夠從投資者角度去選取,投資者要有充分的知情權,信息披露要透明,要理性投資。說的通俗一點,要市場主體真正做到規位盡責,作為政府和監管部門用通俗一點的話,要監督職級問責。
第二個尊重市場自身的規律。市場發展特別是新三板的發展,不應該設置討論的禁區,沒有什么不可以討論,也沒有什么政策,沒有什么機制是不可以用的,只要是市場健康發展所需要的,就是合理的。我們要避免陷入另外一種誤區,為了建立一個有特色的市場而忽視了市場自身發展的一般規律。
堅持服務創新創業企業的宗旨不變:
服務創新創業企業來為我們國家轉型升級服務,這一點我們政策要有相應的配套。
堅持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要堅守的一個底線,我們市場里面都是一些中小企業,相對來說風險比較大,我必須要用相對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來對沖市場本身的風險。主板是因為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所以準入制度非常嚴格,我們這個市場必須要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來對沖前段準入相對寬松,掛牌公司相對市場波動性比較大的風險。
堅持適度監管的原則:
作為一個市場,沒有監管是不行的,監管是不是完全照搬國外或者國內上市公司,都是不可行的,在堅守底線的基礎上要有適度的包容,這樣才是適應企業成長需要的。我們現在也發現一些情況,一些企業犯了一些錯誤,可能由于我們的一些處罰,會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我覺得這個也不是我們監管本身的目的,提出來要有適度監管的原則。
堅持獨立的市場地位:
這一點和轉板并不矛盾,新三板要真正服務好創新創業企業,必須要時刻堅守自己獨立的市場地位,我們不是創業板,也不是主板的預備板,是一個獨立的市場,要建立有機聯系,這兩個之間是并行不悖的。
以下是高振營演講全文:
很高興來參加由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主辦的新三板發展論壇暨首屆“新三板藍籌百強榜·創新百強榜”發布會,我覺得百強榜的發布是推動加強對新三板市場研究一個有益的嘗試,有助于投資者更好來投資于新三板市場。當然我也相信,新三板優質企業遠遠不止于今天百強榜公布的數量,眾多潛力巨大的企業等待著我們專業的投資者去挖掘。
今天主辦方請我講一講新三板創新和發展,由于時間有限,很難展開。大家知道,新三板從2013年底擴大到全國以來,不到三年的時間,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公司的家數最新的數量已經超過了9600家,確切的數字是9637家,掛牌的公司總市值超過了3.6萬億,2013年至今掛牌公司累計完成融資超過5000次股票發行,融資額超過2200億,今年到目前為止去年融資額是1200多億,今天到現在為止是998多億一點,支持的企業數量非常多,300億融給一家企業,和100億融給100家企業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小看對中小企業的支持。
新三板是在探索中成長起來的一個全新的市場,可以說我們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問題,剛才李會長也講到了一些問題,我就不重復。國務院高度重視新三板的發展,今年以來密集提出了對新三板改革的具體要求,現在簡單列舉一些,十三五規劃綱要里面明確提出要求要深化新三板的改革,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要強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融資、并購、交易更功能。國務院《關于印發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要規范全國股轉系統的發展。國務院《關于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中要求,要支持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大力推動優先股、資產證券化、私募債等產品的創新。國務院在《關于促進創業投資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要完善新三板的交易機制,改善市場的流動性。國家第一次在這么高層面,國家政策里面提出這么一個命題和問題。同時最近國務院在《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中明確要求,要加快完善新三板健全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投融資體制,研究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創業板的相關制度。
大家可以仔細研究一下國務院這些要求,實際上已經清楚的指明了深化新三板改革的路徑和內容,我認為在深化新三板改革過程中,要圍繞一個中心,做到五個堅持,一個中心就是要以改善市場流動性為中心,改善市場流動性不是鼓勵投機,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嚴格的區分開來,讓市場回歸交易場所原有的本原,完善市場功能的關鍵之策。交易是交易場所的核心功能,交易場所首先就必須要有交易的功能,市場的本質就是交易。這也是市場存在的合理性之所在。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實際上是交易功能直接的延伸,市場缺乏流動性,交易難以順利的完成,投融資對接也難以順暢,市場存在的必要性必將大大折扣。從某種意義來講,流動性也是市場的生命力之所在,所以沒有流動性,就沒有市場。大家特別要注意一點,國務院決定里面寫,我們這是一個不以交易為目的的市場,但是不以交易為目的,不代表不需要流動性,這個我覺得需要大家特別正確認識的一個問題。
改善市場的流動性,不是流動性本身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在完善市場流動性的時候,首先我們就要明確市場的定位,進一步明確市場的定位,這一點我覺得其實包括剛才在李會長介紹當中看到,他認為我們是一個場外市場,現在是不是一個場外市場?我認為它不是一個場外市場,國務院決定里面說的很清楚,它就是一個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場所,是一個公開轉讓市場,從一開始就是集中交易,從這一點來說,也反映出市場各個主體對到底是什么樣的市場定位,會影響整個政策的制定,要全社會凝聚共識,同監管層到市場主體對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除了這一點以外,要改善流動性,就要完善市場的交易機制,特別是要把不適應于公開市場公開制度的交易要徹底改善,協議轉讓不是公開市場典型交易制度,只能是一個補充,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明確要做的一件事。當然了,公開市場其他的交易制度,我認為都是可以探索的。
要改善流動性還需要完善發行制度,特別是配套的涉及到股權分散度的問題,配套改革信息披露制度,在具體路徑選擇上,要以深化分層制度為抓手,為實現制度的突破來創造條件。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我們要緊緊圍繞著一個中心來做市。
五個堅持,第一個就是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對于堅持市場化的原則,我認為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要建立市場化的機制,要基于利益關系來形成流行市場自紅機制,營造良好市場生態,在這個市場生態里面,各個主體通過利益制衡發揮作用,讓市場在里面起決定性作用,掛牌公司愿意規范經營,真正發揮投融資渠道的作用,能夠從投資者角度去選取,投資者要有充分的知情權,信息披露要透明,要理性投資。說的通俗一點,要市場主體真正做到規位盡責,作為政府和監管部門用通俗一點的話,要監督職級問責。第二個尊重市場自身的規律。市場發展特別是新三板的發展,不應該設置討論的禁區,沒有什么不可以討論,也沒有什么政策,沒有什么機制是不可以用的,只要是市場健康發展所需要的,就是合理的。我們要避免陷入另外一種誤區,為了建立一個有特色的市場而忽視了市場自身發展的一般規律,這一點我覺得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第二個堅持服務創新創業企業的宗旨不變,這也是國務院49號文明確講的,特別提出的一點,服務創新創業企業來為我們國家轉型升級服務,這一點我們政策要有相應的配套。
第三個堅持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不是說不能對現有的制度進行完善,我覺得這是一種理念,要堅守的一個底線,我們市場里面都是一些中小企業,相對來說風險比較大,我必須要用相對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來對沖市場本身的風險。主板是因為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所以準入制度非常嚴格,我們這個市場必須要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來對沖前段準入相對寬松,掛牌公司相對市場波動性比較大的風險。
第四個堅持適度監管的原則。作為一個市場,沒有監管是不行的,監管是不是完全照搬國外或者國內上市公司,都是不可行的,在堅守底線的基礎上要有適度的包容,這樣才是適應企業成長需要的。我們現在也發現一些情況,一些企業犯了一些錯誤,可能由于我們的一些處罰,會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我覺得這個也不是我們監管本身的目的,提出來要有適度監管的原則。
第五個堅持獨立的市場地位,這一點和轉板并不矛盾,新三板要真正服務好創新創業企業,必須要時刻堅守自己獨立的市場地位,我們不是創業板,也不是主板的預備板,是一個獨立的市場,要建立有機聯系,這兩個之間是并行不悖的。
新三板要解決面臨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要圍繞一個中心做到五個堅持。這些觀點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見,不一定對,新三板在推進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保持定力,著眼于長遠,穩步推行,不能夠為了當前解決的一時的問題而在制度設計框架上,為將來的發展留下后患,大家要對這個市場既要有信心,也有耐心,同時大家一定要保持樂觀。由于時間關系,我就簡單給大家匯報這些,再次強調一下,這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僅供大家參考,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