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在线高清视频-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亚洲成人av动漫在线观看-欧美熟女午夜福利小视频

股票代碼:834089
A+ A-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項目投資 > 創投觀點

專題|浙商創投執行總裁游向東: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挑戰與思考

發布時間:2016年04月11日 信息來源:

“醫療健康產業是一個永恒的朝陽產業,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能夠在我們所能及的范圍內,讓醫療服務實現高質量、高標準、人性化的服務模式。”在48日舉行的2016年浙商創投基金年會上,浙商創投執行總裁游向東作了《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挑戰與思考》的主題演講。

5.JPG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各位嘉賓下午好!很榮幸在這里分享我們對于目前醫療健康產業所面臨種種挑戰的一些初步思考,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交流。

眾所周知,我們正處在一個日新月異、顛覆創新的時代,在這個背景下,醫療產業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一、四維度看外部環境變化

全面消費升級帶來醫療服務內涵的變化。消費升級向多層次、多元化發展,這使醫療需求端從過去單一的診療向多元的保健、護理進行延伸。

老齡化加劇帶來養老產業新發展。老齡人口比重快速增長將激發老年人保健護理的需求,養老產業即將迎來蓬勃發展的局面。

城鎮化進程加快提升保健服務質量要求。2015年中國的城鎮常住人口已達到7.7億,城鎮化率達到56.1%。城鎮化的進展過程中,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對健康保健的需求進一步提升。

醫療保障制度提升民眾醫療支付能力。這幾年國家對醫療保障系統從覆蓋面到覆蓋深度都層層加碼,進一步提升了民眾的醫療支付能力。

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帶來了產業格局的變化,醫療健康不再只跟病患有關,而是跟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

二、醫療健康產業存在較大的增量空間

我們認為未來醫療健康產業有較大的增量空間,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人口結構性老齡化。如果我們看1990200020102020這四個時間節點的人口結構變化,就會發現55歲以上的人口部分增長尤其迅速。

醫生多點執業試點推廣。在過去一年里,國家衛計委陸續出臺鼓勵醫師多點執業相關政策,行業內外人士都在慢慢接受這個概念,有的已在行動,甚至走出體制。但目前多點執業的實現方式還比較初級,還不是真正的自由執業。

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三保聯動的進一步推進,使得政策、實際操作層面趨于同質化。處于塔尖的大病醫保的實施,讓患者得了大病也有較好的保障,不會因病致貧。這些醫保制度的改革必然帶來醫療健康產業空間的進一步釋放。

我國醫療衛生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雖然衛生消費近10年來持續增長,預計從2013年到2020年增長一倍,但從各國醫療衛生消費占GDP比重看,最高的美國占GDP比例接近17%,日本接近10%,而中國目前只有5%。因此,我國醫療衛生領域尚存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間。

疾病譜變化帶來用藥、治療方式等系列變化。

從疾病譜的趨勢圖來看,循環系統疾病即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呈明顯上升態勢。

從常見病醫療費用的情況來看,心血管、腫瘤等慢性病的費用,相比非慢病高出很多。總而言之,疾病譜變化將引發用藥、治療方式、慢病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聯動變化,這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積極應對。

三、新醫改持續深入帶來的變化與挑戰

這幾年新醫改的關鍵詞之一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先行的北京市發布的關于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的最新文件里,包含了醫生多點執業、實行藥品零差率,取消醫生事業編制等內容。

本輪公立醫院改革主要目標之一是實現“三醫聯動,即將醫療、醫藥和醫保打通并聯動,但這里挑戰重重,我們非常期待能率先在此有所突破。

第二個關鍵詞是支付制度改革。目前我國接近有200多個城市醫保已經突破底線,所以醫保總額控費,加快支付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

近年推出的分級診療,就是以醫保支付為導向和約束,以多點執業為支撐的一項政策。比如寧波的病人,如果經過當地的基層醫院轉診到杭州、上海去看病,就能享受醫保規定內的報銷比例,否則,如其不經基層轉診而直接向二級、三級醫院尋醫,則報銷比例將不能按醫保政策執行(大幅減少)。

第三個關鍵詞是藥品器械采購改革,雖已一改再改,但仍未觸及實質。藥品零差率為大勢所趨,但真正實現零差率尚需時日。部分醫改試點區域實行兩票制后,流通環節明顯減少,且取消了公立醫院藥品加成,藥品進價和售價須保持一致,不再產生任何利潤空間。但是在藥品流通領域中,多層級的流通和不合理的費用依然存在,在一定時間內仍難以消除。 

第四個關鍵詞是醫生執業制度改革。大家知道,在美國都是醫生集團跟醫院簽約的執業模式,在我國恰恰相反,絕大多數醫生都是屬于某家醫院,無論在公立還是民營醫院。現在這個制度開始松綁,這對于基層和民營醫院無疑是重大利好。

四、新時期我們的機會

在當前形勢下,產業外部環境、疾病譜等因素正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國家順應大趨勢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進新醫改進一步深入,那么作為醫療健康產業布局者的我們,又有哪些機會值得去探索?

我們把目光轉向美國,看看發達國家的成熟醫療產業情況。在美國,醫療服務機構按照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為5大類。分別是:

 1醫教研聯合體,即Academic Health Center。他們代表著美國醫院和醫學領域最先進的水平。從功能上講,除去為患者提供復雜病癥的診療,他們還承擔著醫療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代表有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耶魯大學紐黑文醫院等。

2、醫療健保組織,即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簡稱HMO。居民在該組織購買保險,接受保險公司指派的家庭醫生family & general practitioner)為其提供的日常體檢、全科診療、慢病管理、保健服務等。家庭醫生也會視需要來決定是否把病人轉診到專科醫生(specialist)或綜合性醫院(hospital)。

未經“家庭醫生許可的轉診不能得到保險公司賠付。因此在激勵機制上面,家庭醫生也會從醫療成本控制中得到獎勵。HMO連同類似的PPOEPO等組織,幾乎覆蓋了整個醫療產業鏈。它們通過整合醫療產業鏈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

3、連鎖醫院。此類機構的競爭優勢是規范流程(如CPT code規范下的臨床路徑)、醫院配置、管理以及統一供應鏈系統。其運作模式非常商業化。 

4、獨立醫療機構。這類機構是現有醫院體系的有力補充,為大型醫院提供高效便捷的技術服務,如日間手術中心、影像中心、放療中心、獨立醫學實驗室等。

5、社區醫院。美國的社區醫院已相當成熟,其與大型醫療機構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雙向轉診體系。

對比中美的醫療服務機構格局,也結合公司自身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連鎖醫院和獨立醫療機構可能會是未來我們布局醫療產業的突破口。

從民營醫院這個環節來講,在國家政策鼓勵下,我國民營醫院在快速發展,但從診療量來看,與“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2015年達到服務總量20%”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未來民營醫院,尤其是連鎖品牌民營醫院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國家,幾乎不存在所謂的“獨立醫療機構,這與美國市場的情況差距很大,如美國影像市場的40%是由獨立醫學影像機構所承擔的。在我國,如能建立一定規模的獨立醫療機構,既可緩解大型公立醫院服務飽和的現狀,也可接受二級醫院、基層機構的病人分流,從而推動分級診療的實現。

醫療健康產業是一個永恒的朝陽產業,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能夠在我們所能及的范圍內,讓醫療服務實現高質量、高標準、人性化的服務模式,成為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引領者!

大家也知道,醫療健康產業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希望大家予以足夠的耐心和理解。我們會努力,我們在路上。 

謝謝大家!


Copyright ? 2014-2016 浙商創投(zsvc.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09008796號 站點地圖
TOP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查看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