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曦 企劃部
無論是經濟學方面的文獻還是數學方面的著述,如今能廣泛結合經濟理論和數學模型的書還頗少見,而由M.Hoy、 J.Livernois等著的《經濟數學》(第二版)就是這樣一本很有自己特色的書。近來得以閑暇,想起不久前朋友推薦的《經濟數學》,便潛下心來細細閱讀。 拜讀完《經濟數學》,還真獲益匪淺,果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不僅教我們學會用數學模型來研究經濟理論,而且還教會了我們用數學模型來化解工作中復雜的問題。
這本書不是單純寫經濟學中可能用到的數學,而是在不損數學本身的嚴密性和精確性、不饒亂經濟學理論體系劃分的前提下,打破了經濟學和數學分別教學的常規,打破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割據,將經濟學與數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將微觀與宏觀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抓住經濟學研究的主線,不但清晰地表達了相關的數學主題,而且完美地將這些主題與經濟問題結合起來。
但凡經濟學家一般需要三種語言:其一是經濟語言,要求用經濟學術語闡明一個事實,解釋一個現象,總結出一個結論,它強調的是經濟學思想的睿智;其二是數學語言,用模型化范式對研究的問題進行論證,它則強調理論的縝密性;其三是圖形語言,用形象的圖表來反映一個現象,這強調的是通俗性和直觀性。
再看《經濟數學》,完全把經濟學思想的睿智、數學模型的縝密和圖表演示的直觀結合在一起,可以說集三種語言于一身。正如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Morton I. Kamien所說言,“本書對相關內容作了清晰的拓展,提供了相應的素材并給出了直觀的解釋。這些都是一流的教科書所具備的特點”。
說到《經濟數學》這本書的特點:首先是其結構安排。該書緊密圍繞著經濟學的主線,在用到額外知識時才補充講基礎,所以脈絡清晰,思想明確。
其次,則是文章中的經濟學模型。文中敘述的模型很翔實,如商品供需模型、壟斷廠商征稅模型、最優增長模型、比較靜態模型、最優消費路徑、新古典增長模型等,涵蓋了宏微觀經濟學中的許多經典模型。
另外,則是數學模型的程序式求解。該書給出的數學工具大多帶有詳盡的使用說明,并明確表示第一步怎么辦,第二步怎么辦,步驟簡潔明了,有工作手冊之感。但是,它又遠非經濟學家的數學手冊,它賦給數學公式、數學模型以鮮活的軀體和豐富的精神風貌。
由此而聯想到我目前所從事的創業投資行業,每個擬投資項目都是一個復雜的復合體,影響其成長及前景因素,既有外部因素,比如產業前景、競爭程度等,也有內部因素,比如技術、商業模式、團隊、企業管理等。甚至還有其他一些非市場因素、非人力因素等等。假如我們能將諸多可能影響企業成長的因素,根據各個不同因素的影響層級、各個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等,構建一個可量化的微觀企業衡量標準的數學模式,對項目的評估將大有裨益。當然這需要時間,需要一定實踐數據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