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揚東 北京分公司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做投資有時容易陷入項目的某些所謂投資價值的風險中,不 妨嘗試即使身陷其中,也要彷佛置身事外。創投的風險與收益,有時候就在一念差異之間。以下為本人平時關于創投、關于企業的一些零思碎想記錄,愿與同事、同行交流。
2010-12-21 13:35
話說投資機構一旦投了某家企業,特別是民企,最為擔心的事情之一將是企業老板出現意外什么的。就我們而言,更偏愛作風穩健一些的企業家。今年有一個項目,由于我們判斷老總賭性太強,而沒有進行投資。一位民營企業老總告訴我:不碰股票期貨,開車非常小心,盡量不坐飛機,不去東莞“出差”等等。我們覺得很好。
2010-12-20 22:41
一位企業老總大哥的教益(續):對跟著自己打江山的兄弟們一定要有所交代,自己賺到了很多票子、房子、車子的時候,多看看兄弟們有多少票子、房子、車子。新加盟的兄弟要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跟著企業一起成長、幫助企業更好的成長,腳踏實地、獨當一面。
2010-12-14 20:59
一位企業老總大哥的教益(續):不要告訴我你需要資源、需要人手,請告訴我你需要什么資源、多少資源,什么人手、多少人手。不要喊口號,請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金錢還是很重要的,金錢可以讓你在繁忙勞碌之余,更好的享受生活、寬慰自己。先將屋子打掃干凈,再開門迎賓。
2010-12-14 20:53
一位企業老總大哥的教益:高管的“權利”不是老總授予的,而是靠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贏得的,自己贏得的東西才最牢固。得到越快的東西,失去的也將越快。別人能做的東西,不一定你也能做;別人能做好的東西,不一定你也能做好。
2010-12-14 20:51
民營企業要生存下來,并逐漸發展壯大,老總作為掌舵人自然至關重要。但是,術業專攻、優勢互補、團結一心的管理團隊的建設絕對不能忽視。不然,就將產生所謂的“短板效應”。
2010-12-14 09:31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PE機構,如何成為一個好的PE老板,如何成為一個好的PE從業者;如何發掘一個好的PE項目,如何高效地和項目方溝通,如何順利簽下好的 PE項目;如何做好一個企業,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老板,如何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如何做大做強企業,如何順利地將企業推向資本市場,如何上市后對得起股民。值得每位老總深思。
2010-12-12 13:30
徐總裁跟我們說,一定要全面看到項目的投資風險。在如今頗為浮躁的國內PE大環境下,這句話可謂尤其正確。
2010-12-10 16:51
國內的VC/PE行業確實有諸多問題或現象值得思考。追逐Pre-IPO,拼價格拼關系而非拼服務。只有很少一部分內資機構愿意自甘寂寞、陪伴企業一路成長。這些外資機構眼中的怪相可以說既有不合理之處、也有客觀的孕育土壤。
2010-10-23 21:48
中國民營企業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的確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至于不規范操作一則屬于主觀意愿一則屬于知識欠缺。中國的資本市場、特別是創業板市場應該給民營企業更多的鼓勵。孰能無過。知錯能改。監管層也是這樣的態度。民眾對待民企上市、企業家因此致富也應該有更寬廣的胸懷、更全面客觀的視野。
2010-10-23 21:42
項目有風險不可怕,關鍵是風險可控,和收益要對稱。我無比同意劉健鈞博士的看法:先練就一身擒母老虎的本領,然后為得虎子,敢入虎穴。
2010-10-21 22:39
創業投資也被很多人稱為風險投資。風險投資的翻譯確實造成了不少的誤解、爭論和困擾。風投當然不會去主動追逐風險,高風險高收益在VC/PE領域肯定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在證券投資領域,事實上也是低風險才能高收益)。但是,項目風險確實無處不在。100% 的回避風險也絕對不正確,100%完美的項目可遇不可求。
2010-10-21 22:37
成長過程中的中國創投事業留下了諸多問題有待大家思考、有待實踐檢驗和證明。
2010-10-19 23:14
投資是嚴肅的、刻板的。但是不要忘了享受生活,保持輕松的處世態度。
2010-10-19 23:11
我問Professor Charles Lee:怎樣看一個企業家?答曰:Passion;Integrity;Professional。
2010-10-19 23:09
對于企業而言,其實生存比發展更重要。基業長青的企業首先是活下來的企業。少些貪婪、少些急功近利,多些恐懼、多些自我沉淀。
2010-10-19 23:05
掌舵人的戰略思考對于公司的發展尤其關鍵。到底如何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值得每位企業老總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