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昨日發布。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在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統計,目前一共有49家出版企業上市,其中涉及報業、出版、期刊、印刷、數字產業等等各個方面,已上市的出版企業已經涵蓋了現有的所有出版企業的經營項目,總體表現比較好。“十二五”期間,將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核心企業上市。
鄔書林介紹說,“十二五”期間將會采用以下措施進一步推進,用好上市這個工具來保證文化產業的發展,保證文化企業在股票市場上有一個好的表現。一是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核心企業上市。中國出版業資格最老的、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出版集團,像榮寶齋、中華、商務這樣的百年老店,也有像大百科這樣的新企業,也有像人民文學、人民美術這樣在中國有重要影響的企業。“十二五”期間將把中國最重要的集團經過一個嚴格的程序讓他們上市,讓更多的人關注文化、投資文化。
鄔書林說,“十二五”期間有中國出版集團、中國科技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等一大批最重要的企業上市。同時,廣東、上海等有重要集團也已經準備上市,正按程序申報。同時還把一批有潛力、有創新點的重要的國有民營企業推動上市。比如中文在線,這兩年在數字出版上表現很好,都進入了計劃,納入了事業。所以第一條就是有計劃地把好的企業上市,增強股民競爭力,保證文化產業在股市有出色的表現。
二是實行重大項目帶動。要把未來文化的新的增長點,一些代表國家水準的重要項目納入到上市競爭的項目之中,比如大百科的三版。中華文化要在世界上有影響,除了把書推向世界以外必須要有標志性的產品,代表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水準,大國的水準就是好的百科全書。所以這次中國出版集團上市的時候提出一個明確的要求就是重要的標志性產品要在上市過程當中凸顯出來。在這方面,“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中確定了一大批有戰略性、引導性和前瞻性的重點項目。
三是要加快國家級出版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建設。要使產業基地、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和上市融資有機結合起來。比如最近北京批準成立了音樂產業園區,計劃投入100億,有一批重要產品出來。而這些產品如果能和上市融資過程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會在募資上得到股民的認同,同時這些重要項目由于有了股民的關注,也會成為社會熱點。所以這方面在“十二五”期間會列為重點。
四是企業上市要有好的技術支撐,要使企業有前途要代表產業發展的方向。所以在“十二五”期間,如何使高新科技特別是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技術成為上市企業主要應用的技術,是規劃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運作實施。比如未來出版市場最大的一塊教育出版領域中將會有一些企業逐步轉向股市,如何保證他們擁有最好的技術,保證有一個合理的競爭是規劃的重點。比如現在有9億手機是數字化的載體,如何用好數字化促進中小學教育是需要重點規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