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布《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參股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意味著中央財政資金將通過直接投資創業企業、參股創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培育和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政策性資金通過參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無疑會更有效率?!敝煺\指出,此前也有政策性資金用于支持新興、高科技企業,但其扶持效果的不理想也早已是老生常談?!掇k法》意味著一條新的路,盡管其參股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參股基金注冊資本或承諾出資額的20%,惟有對初創期投資基金可適當放寬參股比例。這至少是5倍的撬動力量。
這應該被看作是政策層對戰略新興產業實際性的引導政策。2010年9月9日,《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獲得原則性通過,明確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這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為其發展做出了規劃。
《決定》無疑刺激了VC投資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傾斜。“深創投的投資主戰場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盡管我們也關注與國內大消費相關的產業?!逼涠麻L靳海濤說,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力,深創投70%的資源配置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
無獨有偶。據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隨著國家對新興產業戰略定位的確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該領域的投資出現了水漲船高的局面,“正在加速布局”。
幾乎所有VC機構其投資重點都基本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展開,IT、互聯網、電信及增值業務、電子與光電設備、清潔技術、生物技術和醫療健康等行業是其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最集中的細分領域;PE也在逐步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PE機構僅在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金額占比高達32.4%,是2006年以來的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