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初期爆發式的發展告一段落,中國股權投資行業逐漸告別暴利時代,并進入理性發展階段,在此新時期,市場不僅呼喚較規范、較理性的母基金(FOF)快速壯大,而且也亟需政府對行業進行適度監管,以便行業更健康發展。
11月4日在蘇州舉行的中國股權投資協會2011年會上傳出消息,上海城投將聯合一些有產業背景的集團準備成立一支100億左右規模的母基金(下稱“FOF”)。目前,正值中國經濟大轉型時期,不少實力雄厚的大集團都把眼光投向FOF領域。作為PE重要的資金來源,FOF在防范投資風險、規范行業發展等方面,均可發揮重要作用。
上海城投總裁安紅軍形象地把母基金比喻為“批發”,將原先勞累的募投工作變得輕松簡單,并且風險承受能力和專業性也變強了。另外,FOF可以更好地幫助基金去判斷項目,并在投資之后持續地提供專業指導和增值服務,不論從行業還是產業上對項目都有很大幫助。
安紅軍認為,FOF有利于提升被FOF所投基金的品牌和被投項目的品牌。由于FOF是由實力比較強的集團組建的,能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并且能夠結合國家的經濟結構的調整,適時調整股權投資的結構。此外,FOF也可以幫助資本更多地投向中小企業與微企業,它也將加速基金行業的分化整合。同時,FOF作為一個專業的投資機構,會對GP過往的業績作出較理性判斷,這樣會使整個市場更規范,投資風險會更早得到防范。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認為,全球經濟在當前都遭遇重創,我國經濟又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股權投資業已進入了理性發展的時期。
天泉投資總裁陳鎮洪認為,理順FOF和投資人的關系有助于PE行業的發展。
不過,在當前的FOF領域中,92%是各級政府的引導資金,民間的FOF僅占4%左右。北京大學金融系主任何小鋒認為,目前應該大力發展民間FOF。
FOF發展緩慢尤其是民資在此中作為太少的現狀,也折射出創投行業目前缺乏監管、基金管理混亂等問題。針對這些行業問題,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會長邵秉仁在該年會中表示,政府要盡快出臺促進PE健康發展的指導性意見,經過充分地實踐以后,再修改現有的法規并制定監管條例。不過他強調,私募股權投資是一種完全的市場行為,不應該由政府去批準設立,指導意見一定要避免政府干預過度扼殺投資基金的活力。政府的適度監管以及規范的行業自律是基金發展的前提。